银行风险贷款不断攀升
前述银监会数据中,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466亿元。中报数据显示,不良贷款仍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,而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资产质量出现恶化,此外,中部地区、东北部地区不良贷款亦开始抬头。
针对商业银行不良双升的局面,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月初指出,银行业下半年面临的首要风险是不良贷款持续上升。
尚福林透露,今年上半年,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不良贷款最多的10个省市分别为江苏(182亿元)、浙江(106亿元)、上海(89亿元)、内蒙古(79亿元)、福建(50亿元)、山东(32亿元)、湖北(23亿元)、宁夏(16亿元)、广西(15亿元)、青海(7亿元)。
由此推算。这10个省市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就达599亿元,远高于银监会公布的466亿元的增量。根据尚福林透露的数据,仅江苏、浙江、上海三个长三角省市,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总额就达377亿元,约占全国增量的6成。
而从中报披露来看,有8家上市银行公布了不良贷款的地区分布情况,分别是工行、建行、农行、招行、光大、平安、中信和华夏,其中有5家银行不良贷款集中度最高的地区是长三角,与期初相比也普遍双升。该地区不良率最高的是建行,其在长三角的不良率高达2.33%,远高于同期全行0.99%的不良率。
此外,珠三角地区的不良贷款亦在加速放大,数据显示,工行、建行、招行在珠三角不良贷款双升,建行、工行在该地区不良率分别为0.92%、0.91%。
除了传统经济发达地区外,东北地区、中部地区资产质量也出现恶化之势,工行上半年不良贷款集中度最高的分别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,分别高达1.06%、0.99%;此外,农行、招行和中信银行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上半年不良双升,其中农行和中信银行东北地区不良率分别高达1.92%和1.54%。
尚福林在月初介绍称,当前不良贷款形成的主因是,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、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、企业经营困难加重、小微企业信贷质量下降,以及部分地区民间借贷风险持续向银行体系传递等。